研究与交流
研究与交流
资讯和培训
资讯和培训
行业指导和管理
行业指导和管理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我市翻译事业新跨越

各位会员:

今天,在迎来厦门特区建设25周年的同时,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厦门市翻译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厦门市翻译协会理事会向全体会员、向全市翻译工作者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

厦门市翻译工作者协会自1986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20个春秋。20 年来,厦门译协坚持办会宗旨,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翻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团结和组织全市翻译工作者开展翻译领域各项工作,为培育翻译市场和繁荣翻译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厦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成为我市发展翻译事业重要的社会力量。

回顾厦门译协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展望厦门译协在新时期的对外交往中肩负着沟通和桥梁的重要使命,我们充满信心和力量。

一、厦门译协二十年的回顾

厦门译协是厦门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法人社团,挂靠厦门市外事办,是中国翻译协会、福建省译协的单位会员。经过20年的发展,我会已有单位会员14个,个人会员300多人,会员中具备中、高级职称以上的会员占85%以上。

在过去的20年,厦门译协积极组织会员和联系其他翻译工作者在学术交流、公益服务、外语培训教学和翻译服务各个领域,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较高水平的翻译服务。

(一)构筑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学术交流氛围

开展翻译学术研究,促进翻译经验交流,提高会员翻译水平是我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在20 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会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积极举办或组织会员参加了学术活动30多次。

我会邀请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如草婴、程镇球、张培基、林煌天、宋书声、徐式谷、易志信、林穗芳等来我会作学术报告或与会员举行座谈。也邀请本市的专家学者如连淑能、周秋麟、杨信彰、雷天放等许多人在我会举办的学术活动中作精彩的学术报告。

我会也积极发动会员参加各类翻译学术交流活动。先后组织会员参加中国译协、福建省、泉州市等省市译协及本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我会承办过华东地区译协秘书长会议。也多次派出代表出席中国译协代表大会、秘书长会议以及地区性或省市级译协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

(二)以服务社会为已任,开展公益服务

厦门译协是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建立起来的,自成立以来,把为社会服务为自己份内的任务,重视组织会员开展公益服务活动,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翻译服务。

二十年前,我会成立之初,由会长提议并多次组织我会组织会员对我市外宣译品中存在不规范、不准确用字的现象展开调查,将调查结果提供会员中的政协委员向省、市政协提出相关议题提案使用。得到福建省、厦门市政协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

2002年由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厦门市规范外语译文社会用字工作会议”,开展厦门市规范外语译文社会用字工作,对不规范、不准确的外文社会用字进行清理整顿,以维护良好的城市文明形象。我会派出专家组承接审定工作。先后审定2000多条次,订正了我市重要和显要部位的不规范、不准确、低级错误、闹笑话的、容易引起误释、别解的公示语300多条。

我会组织会员在陪同领导人出访或接待来访外宾时,提供了口译服务,或翻译大量对外宣传资料。他们运用外语宣传和介绍我市和友好城市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对“让厦门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厦门”起了沟通和桥梁的重要作用。

在2003年厦门市申请“国际花园城市”活动中,我会副会长周秋麟教授担任英语解说和辩手,为我市成功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提供翻译服务。

我会组织编纂、出版《经济特区汉英实用词语》,收入的词语达一万条,内容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满足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

(三)开展外语培训,培养外语人才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各类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步入正常化、规范化管理,其中外语水平列入考核项目。90年代中期,市委宣传部和组织部重视加强提高青年干部外语水平,组织青年干部参加外语培训。我会分别与厦门厦门市人事局职改办、市科协科技干部培训中心、福建省译协等协作,选派教师参与市科协培训中心的晋升职称外语培训、PETS外语等级考试培训,青年干部外语培训。1986-2002年17年间我会累计派出教师150多人,培训学员达4000多名。

我国加入WTO后,福建省译协为推动翻译人才评价体系朝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积极推行翻译资格证书考试。为配合福建省翻译资格考试,我会承接并负责福建省英语口译和笔译岗位资格等级证书考试试点厦门地区的考务和考前培训工作。

(四)发挥翻译人才优势,开展翻译咨询服务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翻译咨询服务是我会的服务社会的宗旨之一,也是我会为厦门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贡献的体现。

我会通过自己的翻译咨询服务窗口,发动和组织会员为我市企事业单位提供翻译咨询服务。我会组织会员多次参加在本市举行的“9.8”贸易投资洽谈会,也参加了广交会、哈尔滨中俄边境贸易洽谈会等各种大、中型贸易投资洽谈会,为技术、投资谈判、项目对接等提供翻译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会员为厦门市企事业单位提供英、俄、日、德、法等语种的各种技术和外宣资料约为6千多万字;上千人次为对外交流、经济发展、贸易投资洽谈、旅游活动提供口、笔译服务。接待翻译咨询2000多人次。

(五)加强与翻译企业联手,探索规范管理翻译市场

进入新世纪,我市的翻译市场有了新的发展。我市的翻译和外语培训企业像雨后春笋竞相发展。目前有注册的翻译企业9家、外语培训企业23家。但是,翻译企业必要的准入制度滞后;分散的翻译服务和外语培训单位发展不平衡;行业资源整合缺位。市场上出现竞相压低,造成行业混乱,翻译质量无法保证,急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近年,我会开展翻译市场的调查研究,努力朝着学术性、行业性并举的方向发展,从学术领域向行业领域拓展。今年4月,我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与翻译和外语培训企业联谊会,与翻译和外语培训企业交换意见。我会正在抓紧规划,要在调查企业的能力、特色、特长的基础上,挖掘翻译资源,整合行业资源,加强管理、协调和规范工作,统筹行业发展,引导翻译市场有序发展;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诉求,切实保障会员的合法权益。以厦门译协作为基地,规范管理行业,拓宽服务空间,共同努力把厦门的翻译服务、外语培训事业做强做大做好。

以上是对我会前19年的工作和取得的一些业绩作概要的回顾。下面简要地对2006年协会的工作做个小结:

2005年初我会组织了一个以秘书长为领导的工作班子,使协会的工作进入有序工作。在成功完成“九八”贸洽会等各项任务的基础上,2006年设立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使协会工作转入常规化,更加密切了与科协、社团办、中国译协、省译协、外语培训翻译企业和会员的联系。

2006年工作小结。

2006年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召开四届三次理事会总结2005年工作提出2006年工作计划;举行新春座谈会;
  2. 组织会员参加由欧盟驻华使团和厦大外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跨文化对话—欧盟与中国暨庆祝欧盟与中国建交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3. 召开我市外语培训翻译企业座谈会,增进我会与翻译、外语培训企业的了解;
  4. 向中国译协推荐我市巫维衔等5名资深翻译家,获得中国译协认定和表彰;
  5. 根据市领导要求,选送一批高端翻译,初步形成高端译员联络网;
  6. 为市宣传部、新闻协会、海沧招商中心等30多个企事业单位提供翻译服务;
  7. 新增26名新会员及2家单位会员;
  8. 密切与中国译协和省译协的关系,加入省译协;
  9. 编发《厦门译讯》,加强了与会员的沟通和联系;
  10. 召开会员大会,举行庆祝成立20周年大会、2006年学术年会以及召开四届四次理事会。

二、推行翻译标准 规范翻译市场

近几年,我国翻译事业蓬勃发展,翻译工作各方面活动相当活跃,呈现初步繁荣、兴旺发达的趋势。其中,有几件大事令人欢欣鼓舞,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探讨。

(一)我国取得世界翻译大会主办权。

2005年8月,由35名代表组成的中国译协代表团出席了国际翻译家联盟在芬兰举行的第17届世界翻译大会。中国译协积极出色地展现中国的翻译成就和组织能力,赢得800多名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赏,成功地取得了2008年在上海举办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办权。

(二)明确提出“翻译产业”的概念。

今年5月,中国译协和上海相关单位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中国国际翻译文化周》活动。在“2006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上,发表了《中国翻译产业宣言》,表明翻译产业作为一个概念和产业门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得到的认同。

(三),国家“翻译标准”的发布。

2002年,中国译协成立了翻译服务委员会,着手起草和制定翻译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其中《翻译服务规范•第1部分:笔译》国家标准和《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这两个标准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于2003年11月和2005年6月正式发布实施。2005年,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还制定并发布了《翻译服务行业道德规范》和《翻译服务行业诚信经营公约》等。

(四)国家翻译制度的建立。

国家人事部先后颁发了《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和《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要求取得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申办登记时要提供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的证明。中国译协已着手实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登记与继续教育工作。

翻译业界发生的这些大事,使我们倍受鼓舞,也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这些大事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翻译大会在上海举行,是国际翻译界在中国也是在亚洲举行的第一次盛会,对于提升中国翻译界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促进中国翻译界与国际相关组织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翻译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翻译产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广大翻译产业工作者,肩负着服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升翻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翻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要实现翻译产业发展,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倡导翻译企业和翻译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坚持专业化、现代化的企业文化理念,造就高素质翻译专业人才队伍。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精诚团结,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推动中国翻译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翻译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客户应向翻译服务方提供的必要支持,也具体地规定了翻译方在翻译质量、翻译期限、翻译保密、附加服务等方面的要求。《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价翻译译文质量的和定量要求,对提高译文水平,完善翻译服务标准体系,促进我国翻译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全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实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登记和继续教育的要求,是针对目前翻译队伍成分复杂,必须对译员进行资格考试和认证,实施规范化管理,以确保翻译质量。实施翻译资格考试、证书登记和提出继续教育要求,有助于促进翻译从业人员、翻译产品,以至翻译企业的优胜劣汰,服务市场经济。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实现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规范管理与翻译行业管理的有机结合,标志着我国翻译行业规范化管理迈出新的步伐。

加强翻译行业的管理,抓紧翻译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推动翻译产业发展,这些工作是中国译协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的工作,应该说也是我们协会要做的工作。

我国现有翻译企业1万多家,其中注册的翻译公司有近3千家。在岗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约6万人,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的形式从事翻译工作。但是,这样的翻译市场规模,不能满足巨大的翻译需求。去年我国的翻译市场产值为210亿元,今年有望达到3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有专家指出,国内的翻译公司能消化的只有10%左右。使得许多外文信息没有翻译出来,许多国际的信息流无法及时消化,导致我国失去大量的商机。

我国的翻译市场尚不够规范,缺乏必要的准入制度,翻译专业培训也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翻译采购方常常找不到称心如意的服务商,而一些高水平的翻译有时又不知道到哪里找翻译任务。翻译市场要快速、持续地产业化发展,仍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有人才和技术不足的问题,也有翻译质量管理的问题。

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要求加强精干的宏观管理部门,发展一批能充分发挥行业服务、维权、协调、自律功能的行业协会,承接政府经济和行政管理改革剥离出来的职能。行业协会已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行业协会的发育完善程度是市场经济体系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翻译协会作为翻译工作者的自律性组织,在提高翻译整体质量,进而维护行业声誉、提高从业人员地位和合法权益等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译协、一些省市的译协已逐步向行业协会发展,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的新任务。我市的一些翻译企业和外语培训机构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在今天召开的厦门协会理事会已经决定将“厦门市翻译工作者协会”更名为“厦门市翻译协会”,表明我们有信心把译协办成学术性与行业性并重、参与行业管理的行业协会,主动承担翻译行业管理职责。

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推行和实施一系列与翻译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在提供翻译服务中身体力行,按照国家标准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开拓进取,为规范化管理翻译市场、开创我市翻译产业新局面、推动我市翻译产业的健康有序、跨越式发展、促进翻译市场兴旺发达做出贡献。

三、推进我市翻译事业新跨越的对策和建议

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厦门经济特区,是中共厦门市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有益实践,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推进新跨越、实现新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

厦门译协作为一个民间的社团组织,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翻译专业队伍,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我市发展翻译事业重要的社会力量。要以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翻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统领协会各方面工作。在推进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海西建设中,如何发挥协会的作用,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开展翻译产业调查,有效整合翻译资源

做大做强我市的翻译产业,要继续对我市翻译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论证,在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和规划翻译产业发展方向,协调各种资源,逐步引领翻译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要协调、规范翻译服务行业,促进全市翻译服务企业的联合协作,优化人力资源,推进规范化经营和管理。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和协助,以本会会员为基础,团结和凝聚各行各业的翻译工作者和翻译专业机构,将分散的翻译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努力构建一个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翻译产业平台,实现翻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挥行业管理职能,规范翻译市场

厦门译协是全市性的学术性、行业性社会团体,培育翻译市场,规范翻译服务,进行行业指导,参与行业管理,是协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要主动担当翻译服务市场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等行业管理职能。为了适应新时期和新形势,要把业务工作和服务范围向学术领域和行业领域拓展,努力把协会办成学术性、行业性并举的社会团体。以身作则并动员企业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和规范行为,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序经营,自觉维护翻译行业的形象,努力改变目前翻译行业较为混乱的状况,实现翻译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推行翻译法规,提供优质服务

国家陆续出台的一些与翻译工作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等法规、政策,使规范翻译经营、评定翻译质量以及认定翻译从业人员资格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组织会员学习,认真执行这些标准和规范。要开展广泛宣传,让翻译采购方了解这些翻译标准和规范。在翻译服务中,用国家发布的翻译标准和规范评定翻译超过的质量,向客户提供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的翻译服务。

(四)积极开展公益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过去的20年,我会积极参与并较好地提供一些公益服务,受到好评。今后还应坚持开展公益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净化外语语言环境,完善城市公示语翻译;在原有编纂《经济特区汉英实用词汇》的基础上,收集、汇编我市常用的、地方专有的和公示的词语,组织专家审定后提供使用。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设立或参与权威的外语译文社会用字管理部门,从源头上堵截不规范、不正确的外语译文社会用字。

我会多年开展外语培训,积累了丰富经验。抓住国家翻译制度的完善,专业资格考试措施出台、归口中国译协实施的机遇,积极做好评估,探讨由我会承接开展翻译专业资格登记和继续教育的工作的可能性。

(五)宣传翻译事业,维护翻译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要充分利用我会的网站,继续编发《厦门译讯》,大力宣传翻译事业,使社会对翻译工作的价值和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提高公益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更多地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继续做做好资深翻译家推荐、积极发动和鼓励青年会员踊跃参加市科协举办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创造条件举办全市性的英译汉或汉译英笔译竞赛,组织专家参与竞赛活动,争取企业冠名、赞助奖项。条件成熟可争取与中国译协联办全国性竞赛。

(六)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协会活动经常化

加强协会内部管理,做好会员登记和发展会员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畅通的与会员联络和沟通的途径。经常开展活动是协会的活力所在,创造条件经常组织会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协调会员翻译活动。要按《章程》规定,适时召开理事会和会员大会。利用每年9月30日“国际翻译日”,开展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组织会员、邀请各界人士参加开展庆祝活动。

同志们:

在今天庆祝厦门译协成立20周年的喜庆日子,我们共同回顾我们取得的业绩,也一起来观察当前我国翻译工作的大事,很有意义。从中可以看到,翻译协会可以做和要做的工作很多,任重而道远。

我们提出的对策和建议还不够全面,希望全体会员根据自己的实践,认真思考,多谋发展之策,多献可行之计,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面对翻译事业的发展新的形势,我们协会要做哪些事,要如何发展,将你们的真知灼见贡献出来。我们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大家共同努力,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把我市的翻译产业做大做强,使我市的翻译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