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译协主编的《译苑》发表署名文章《谈谈翻译批评》指出,如果说“翻译批评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有点言过其实,那么,说它是“翻译研究最薄弱的一环”,应该是不为过的。对具体译品的专论文章不多,翻译批评理论的文章很少,批评的标准尚未确定。时至今日,乱译、滥译泛滥,有识之士呼吁翻译危机,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拿起批评的武器,忽略了批评的工作。
苏文、周仪在文中分析了自汉末至今中国翻译批评史,指出:翻译批评,如果说它是一个禁区有点过头的话,至少是一个人们较少涉猎的领域。因为,批评就会得罪人,得罪人是不大好办的。被批评者可能会无理纠缠,被点名的出版社不大愉快。做这工作有如捉蛇,是要有很大勇气的,冒着被蛇咬的危险。
他们赞赏北大著名学者、翻译家季羡林教授就是一个“义无反顾、大胆向前、舍身求法”的勇士,他在《翻译的危机》一文中呼吁翻译界同行和读者群策群力,共同想出克服翻译危机的办法。文章也不无忧虑地指出,像季先生这么一位全国著名的大学者呼吁翻译危机,文章发表多年了,天照样下雨,娘照样嫁人,坏译本照出。
作者严肃指出,乱译、滥译、抢译,败坏了译风,污染译苑环境,造成极坏的影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甚至会败坏一代人!那么,什么样的译品可称为“乱译、滥译、抢译”呢?乱译——按季羡林先生的说法,“原文有的地方看不懂,他自己心里清楚,可是却一不请教别人,二不查辞典,胡译一通。”这样的译作就可称为“乱译”了。“滥译”者,泛滥也。重译之风一起,同一名著,四、五家出版社抢着请人重译,译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风格,甚至不少地方抄袭旧译,连旧译中译错的地方也承袭下来,这样的译品就叫做“滥译”。“抢译”中的“抢”字,本是个中性词,抢时间,抢占阵地也不是坏事。但是,文化的沉淀,历史的厚重岂能速成?一部长篇小说,三、两个月、半年是决不可能译好的。抢译必然会造出粗制滥造的东西。傅雷先生的话是至理名言:“任何作品,不精读四至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
造成当今的乱译、滥译、抢译的恶劣倾向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监督机制。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没有人来校对原文,马脚不会露出来”,造成许多缺乏自知之明的译者“胡译一通,蒙混过关”,“成为一种痼疾,一种风气”,“许多人习恶不察,当事者沾沾自喜”。
如何克服翻译的危机呢?作者认为,根本办法是健全翻译批评体系。各出版社在出版译作之前,应像一校二校三校一样,对译文进行一审二审三审。如果编辑人力不够,可请当地高校三名著名教授,采取抽样分析的方法,做出鉴定,所花的人力财力是不多的。
为严肃译风,各地译协应成立一个“翻译批评”专门委员会,做这种纠谬和消毒工作。对社会上铺天盖地的假冒伪劣译品,译协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力出来扶良去莠、以正视听。
外国有评最差影片、最劣作家的作法。建议中国译协或国家出版总署,评一次最差译作。必然会引起那些轻率译者的震动及广大翻译工作者的警觉。这对提高翻译质量,防止假冒伪劣译品出笼,都是大有裨益的。
只要翻译界、出版界和广大读者群策群力,翻译的危机是可以克服的。他们呼吁,整肃译风,应视为与克服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一样重要。环境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胡译乱译之风关系到翻译事业的生死存亡,我们是不应当等闲视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