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30日电(记者张强 季明)近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翻译产业论坛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约6万人,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
2003年起,人事部开始建立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制度。自2003年底至2005年底,英、法、日语累计报考总人数17704人次,累计通过考试总人数3975人次。这项不受学历、资历和职业限制的考试正受到欢迎,仅2006年上半年,报名总人数就达到9365人次。
翻译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东汉兴起到唐朝达到顶峰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以后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翻译,翻译工作始终是沟通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促进人类先进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先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翻译走向全面繁荣,在翻译队伍日益壮大的同时,中国的翻译产业也从无到有,近年来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属于各种经济成分的翻译服务机构已经超过3000余家;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数字则显示,目前全球翻译产业年产值已经超过13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30%,中国市场约为127亿元人民币。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认为,尽管翻译市场的繁荣给中国翻译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翻译市场还很不规范,一些翻译企业急功近利,盲目压价,无序、恶性竞争严重损害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翻译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也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导致翻译质量得不到保障,也损害了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另外,中国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和翻译专业师资队伍严重匮乏,翻译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未能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重视,以及中国翻译资源相对分散,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这些都对翻译产业成长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大的障碍。(完)相关报道:外交部翻译年薪50万?中国3000翻译公司良莠不齐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近日在“2006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国翻译市场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指导和统一监管,翻译从业人员水平参差、翻译质量不高。中国属于各种经济成分的翻译服务机构现已超过3000多家,水平良莠不齐。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约6万人,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
中国大部分资深翻译家均非职业译者或专业出身,也都不以此为生。因此有人认为,无论从职业化或者专业化角度来说,中国的翻译产业似乎还未形成。
对此,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表示,建国以来,中国翻译工作较为突出公益型,翻译机构属于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翻译产业”作为一个概念和产业门类只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认可。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目前中国属于各种经济成分的翻译服务机构已经超过3000多家,而今后,政府采购将成为翻译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能有力推动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高素质的翻译人才缺口巨大,翻译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刘习良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许多翻译作品不仅不能达到高水平,就连错译、滥译、乱译、甚至抄袭剽窃之作也非鲜见”。
国际译联副主席、中国译协副会长黄友义表示,解决现在的问题有两种办法,一靠市场机制来调解,二由政府进行市场规范化管理。另外还需要相关法律规定的出台。
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张建敏指出,近日见诸媒体的所谓“外交部翻译年薪50万”并非事实。外交部译者是公务员身份,享受公务员待遇。虽然市场上口译员尤其是同声传译的身价颇为吸引眼球,但是大部分翻译工作者依然默默工作。(龚瑜/中新网5月30日电)